北洋1917-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中国王的靴子拉倒了!”克拉希尔尼科夫恨恨的一跺脚,一边忍不住就要拔刀,一边怒气冲冲的瞪着自家的参谋总长吼了起来,边上季米列夫和一群参谋们吓得则忙不迭的上前抱住了处于暴走状态的哥萨克大手里!深怕大首领阁下一个不留神挥起马刀来,这前敌指挥部地方不宽敞大家可没地方躲去,伤着谁都是个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是么?
“你闭嘴!罗曼·米哈伊诺维奇,你的4个骑兵师要是有能耐早把巴扎尔内瑟兹甘镇给拿下来了,用得着我们现在这么被动?被莫斯科这么钻空子投机取巧把我们放火上烤么?”黑斯廷斯鼻子都气歪了,斯文的脸上都扭曲的有点狰狞起来,显然现在喀山高层每个人身上的压力的都非常大,连素来沉稳的智囊军师参谋总长黑斯廷斯都有点失态。
“好!好!那让顿河骑兵第1、第2、第6和第5师撤离巴扎尔内瑟兹甘镇,我克拉希尔尼科夫亲自带骑兵第3师第6旅南下去收拾那个苏俄步兵第41师余部,大不了事后你们杀我的头给佩佩利亚耶夫和伏尔加联邦去赔罪!”克拉希尔尼科夫怒气勃发一扭身就要走,这边高尔察克只得无奈的喊住了脾气暴躁的喀山第1集团军参谋长,“好了!都停下!我决定了!听纪尧姆·尼古拉耶维奇的,咱们这次吃点亏,给伏尔加联邦一个面子,就先放过巴扎尔内瑟兹甘镇,传我的命令,骑兵第1、第2、第6、第5师退出巴扎尔内瑟兹甘镇南北十公里,东西十公里范围之外,可是我丑话说前头,这镇子还的必须给我围住了,一只鸟都不许放过,敌人敢离开非军事缓冲区就给我消灭!我们不冲进去,我们围起来饿死他们!”高尔察克突如其来的决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刚才思前想后,都觉得不能跟伏尔加联邦就此翻脸,现在协约国东线联军也好,伏尔加联邦也好,哪个角色都不能成为自己的敌人,要不然喀山自卫军政权旦夕间就灰飞烟灭不复存在了!
放眼四顾,眼前还真只有苏俄能作为自己的对手,虽然对方的兵力在不断的增加,但乌法战役遭遇重创的苏俄红军要恢复元气还没那么容易,无处不在的粮荒和苏俄执行的战时共产主义、余粮征集制以及《土地法令》这些等等,都还是对自己这个全俄临时政府有力的因素,这也是在伏尔加联邦成立后,依然有那么多俄国贵族、资产阶级、银行家、地主、富农、沙俄军人和哥萨克们追随自己这个政权的原因。
因为自己的政权是和苏俄红色政权势不两立的对手,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都心知肚明,一旦喀山政权和苏俄绥靖或者说妥协,那么在已经有了伏尔加联邦这个新兴而强大的政权存在之后,喀山的全俄临时政府势必四分五裂,烟消云散,因为反布尔什维克而追随自己的人一定会弃自己而去,就算和布尔什维克势不两立,但投奔更强大的伏尔加联邦则势必难免!
“也只能这样了……”黑斯廷斯叹了一口气,他的心情其实和高尔察克一样沉重,伏尔加联邦和协约国联军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乌拉尔山脉以西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一切,让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这样领袖级的人物都觉得举步维艰前途渺茫。
“司令官阁下,参谋长,那北线的总攻还要继续么?”季米列夫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问起了这茬,刚才包围圈里的铁木辛哥骑兵师突出重围后,高尔察克下令喀山第2集团军向包围圈里的卡梅申步兵第1师余部发起总攻,结果接二连三的敌情和电报耽误了下来,总攻的命令至今尚未下达。
高尔察克抽出腰间的指挥刀狠狠的砍掉了桌脚,一边怒吼道。
到了正午时分,整个辛比尔斯克战场都沉寂了下来,在北线,由于发起总攻的时间被耽误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这使得本来后方阵地就紧挨着非军事缓冲区的卡梅申步兵第1师余部近3000人和大概4000多轻重伤员,一起退入了非军事缓冲区,放下武器向从辛比尔斯克赶来的一个伏尔加联邦骑兵营投降,从而躲过了被高尔察克全歼的命运。
而在南线,高尔察克的4个骑兵师退出了5公里之外,把巴扎尔内瑟兹甘镇和镇子里的50名伏尔加联邦伞兵、3500多步兵第41师的余部、以及2500多轻重伤员围困了起来……
更南边的库兹涅茨克城,苏俄第10集团军政委拉舍维奇率领第8集团军4个师近36000人,登上从下诺夫哥罗德—萨兰斯克—奔萨一线调集而来的运兵列车,开始根据苏俄伏尔加河方面军的计划有组织的沿着铁路线西进北撤,准备加入北线主力作战。
而苏俄第10集团军司令吉季斯,则指挥着第10集团军的第37、第38、第39和第40师一共4个主力步兵师,交替掩护着撤向了西南二十五公里处的库兹涅兹克城,准备在傍晚前登上折返的运兵火车同样西进北上集结。
除了这三个主力步兵师之外,苏俄第8集团军的步兵第12师损失超过6000人,其中2000人阵亡,4000人负伤,而吉季斯组织北上替巴扎尔内瑟兹甘镇解围的1000人的骑兵支队,前后伤亡了近600人,其中300多阵亡或被俘,近300人负伤。
接下来的伤亡则是南下牵制高尔察克主力的布琼尼骑兵军,虽然没有一支部队整建制的被敌人吃掉,但是戈罗多维科夫的骑兵第2师伤亡约3000人,主要是骑兵第7团在卡梅申包围圈中突围时断后,几乎伤亡了大半,而铁木辛哥骑兵第1师的伤亡近半,约2000人阵亡,2000人负伤,突围时还有近800伤员被俘。
这样加起来,南线双方这场不算决战的决战中,一天半内苏俄红军有4个主力师失去了战斗力,前后损失了31600人,其中光阵亡就高达近万人,伤员也有近20000人,同时还损失了近20个炮兵连,战斗的激烈程度一点不比之前切博克萨雷的铁三角争夺战小。
而高尔察克自卫军方面,喀山第2集团军的步兵第4、第5和第6师差不多各损失了近2000人的兵力,包围苏俄卡梅申步兵第1师的主力中喀山步兵第9师伤亡过半,损失了近5000人,其余步兵第7师伤亡近3000人,步兵第8师伤亡近4000人,自卫军步兵损失的这18000人中,阵亡约6000人,负伤差不多是12000人,炮兵部队则损失了10个连以上。
而自卫军喀山第1集团军的7个顿河哥萨克骑兵师中,骑兵第4师和第7师都伤亡近半,各损失了4000人左右,骑兵第6师和骑兵第5师各损失了2000人,骑兵第1师和第2师各损失了1500人,骑兵第3师第6旅损失了1000人,骑兵部队累计伤亡高达16000人,其中4000多人阵亡,12000人负伤。
双方的伤亡比是苏俄红军31600:自卫军34000人,其中阵亡都超过了10000人,当然,如果不是伏尔加联邦和非军事缓冲区帮了苏俄红军的忙,那么苏俄红军的卡梅申步兵第1师和步兵第41师都难逃被全歼的命运,伤员们也躲不过当自卫军俘虏的厄运,所以基本上可以这么看,如果没有非军事缓冲区帮忙,高尔察克的自卫军主力将获得一场惨胜,消灭对方3—4个主力师近5万人左右,而自身的伤亡则不到4万人。
而现在,只能说苏俄红军投机取巧和高尔察克在南线打了个平手,双方都伤亡惨重,相比之下,从南线战场用火车撤出了近8个主力师的苏俄红军,在北线将更快的集结并获得兵力和火力上的巨大优势,而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自卫军主力,则将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1918年7月31日12:30辛比尔斯克以西55公里高尔察克前敌指挥部“他奶奶的!这非军事缓冲区的祸害太大了……”
第七百六十四章(三)连未雨绸缪都算不上
“包围圈里的苏俄红军撒丫子就撤了进去……我们紧赶慢赶也没能捞住对方,到了边界线人家直接放下武器就走进了伏尔加联邦设立的战俘营了……这仗打的太憋屈了……要我说!区区一个联邦骑兵营怎么挡得住我们,咱们冲进去抓了那几千俘虏再撤出非军事缓冲区不行么?”喀山第集团军参谋长克拉希尔尼科夫走进指挥部大帐篷后骂骂咧咧没好气的一屁股坐了下来,一边就手从身后的勤务兵手里抓过水杯猛灌了一气。
“当然不行!这会儿除了德国人能对付协约国东线联军和那个中国王,其他人都不行,布尔什维克不行,我们也不行,对方没落井下石全面渡河参战我们就算烧了高香了……哎……本来觉得咱们的哥萨克骑兵一身黑色大氅够威风的,可你们瞧瞧那换上了伏尔加联邦新军服的联邦骑兵们,虽然只有一个营600人不到的兵力,可精气神那叫一个彪悍,班长以上的我看不少背上已经是换上了中国造的那支M1伽兰德骑步枪了?”紧随其后的是喀山第2集团军参谋长季米列夫,一边也是渴的不行的到处找水杯喝水,一边嘟囔着道。
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刚才先行一步回了大帐,这会儿战场的局势已经明朗,一天半的战斗中自卫军和苏俄红军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仗老打成这么顶牛的仗,自卫军可经不起消耗,毕竟喀山政权的地盘最小,人口也最少,跟苏俄莫斯科比动员和战争潜力那可一点没法比。
所以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这会儿已经开始认真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这甚至都不是未雨绸缪,这简直就是亡羊补牢了……
正好是开饭的时候,前敌指挥部里头这自卫军4个大佬里头要说高尔察克、黑斯廷斯、季米列夫都是沙俄贵族家族的出身,而克拉希尔尼科夫则是哥萨克大首领世家,说起来这帮家伙其实都是沙俄时代受过教育有教养的上等人,所以虽然大战方歇不少部队连战场都还没打扫完呢,这4位主又累又饿又饥又渴的开始在勤务兵的伺候下在铺着白布餐巾的临时餐桌上就开始用餐。
虽然全俄都在闹饥荒,但显然自卫军主力部队还没沦落到挨饿的程度,何况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乌法也一直源源不断的往喀山运粮食,拉回去的是煤炭、原木、毛皮,高尔察克政权手里的沙俄国库黄金一早就在乌法战役前被王庚忽悠光了……这也是协约国联军始终没有给喀山断顿停止供应粮食和日用品的原因,拿人家不管怎么说都手短不是么?
全俄最高执政官和3个心腹部下每人眼前的餐盘里都有肉有菜,甚至还有伏特加,当然,高尔察克在场,没人敢喝多,比如季米列夫和黑斯廷斯跟前水晶酒杯里倒的就是法国香槟酒,这香槟酒当初还是法国政府千里迢迢给曾经作为法国陆军一支的那个捷克军团用来的军需品,当然此刻捷克军团已经被中国王从海参崴赶上协约国的远洋货轮直接运回了法国!
要说俄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酿酒业的出现归功于制蜜业的发展。在公元880—890年,“蜜酒”开始在民间出售,其酿制工艺与葡萄酒极其类似,产生于921年的桦汁酒香气四溢,同时,人们开始在蜂蜜中加入啤酒花。早在996年,民间就习惯对蜂蜜进行蒸煮。1284年,俄罗斯拥有了自己的啤酒。
15世纪40—70年代,伏特加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被称为国酒的伏特加甚至被一些西方人当作了俄罗斯的代名词。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历史像俄罗斯这样——因对酒精的依赖而受到伤害,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对于真正的俄罗斯人来说,当伏特加摆在面前,总有道理来上一杯。因此你可以讲,是俄罗斯人酿造了伏特加,但是伏特加却造就了俄罗斯历史。1876年,陀斯托耶夫斯基在《一个作家的日记》中抱怨道,伏特加把人们都变成了“畜生和动物”但令人困扰的是,俄国得以维持强大国力的预算,接近一半来自于烧酒的税收。长此以往,“人民的未来将是一群道德败坏而且酩酊大醉的人”其实在1918年这个全俄都闹饥荒的岁月里,由于粮食的极度匮乏,无论是苏俄红军还是自卫军的中下层军官都好久没有闻到过伏特加的酒香。
像此刻高尔察克和克拉希尔尼科夫俩人的眼前就是一小杯晶莹透明的伏特加,伏特加酒以谷物或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60°,并经过活性炭过滤,使酒质更加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形成伏特加酒独具一格的特色。
作为伏特加生产大国——俄国生产的伏特加酒,除酒香外,几乎没有其它香味,口味凶烈,劲大冲鼻,火一般地刺激,高尔察克和克拉希尔尼科夫几乎是在端起酒杯轻轻示意呃一下后,同时的把眼前那一小杯来之不易的伏特加烈酒一饮而尽,似乎火辣辣的伏特加的汹涌和澎湃才能让两人的心情获得宣泄。
“下一步怎么办?不妥善解决伏尔加联邦和那个非军事缓冲区的问题,我们没法展开下面的军事行动,自卫军的军心都要散了,刚才的情形大家也都看到了……对方区区一个联邦骑兵营就敢耀武扬威警告我们不得越界追击,那个带队的联邦骑兵少校的下巴都要仰上天了,整个一目中无人,这还是当初佩佩利亚耶夫的手下吧?”季米列夫喝了一口香槟,一边轻轻的体味着香槟酒的芬芳,一边不经意的问道。
第七百六十四章(四)怎么可能妥协?
事实上,刚才从非军事缓冲区边界折返回来,一路上他都在想这个问题,如果高尔察克和黑斯廷斯这两位领路人找不出对策解决伏尔加联邦和非军事缓冲区的问题的话,那我季米列夫甚至打算解甲归田算了,这仗没法打了,喀山自卫军政权除了沦为全世界的笑柄没有别的出路……
“这货不是佩佩的手下,你没听他自报家门么,这少校说他是伏尔加联邦骑兵第2军巴什卡尔的部队,奉上峰命令渡河进入非军事缓冲区执行任务!”克拉希尔尼科夫没好气的道。
“唔……这个伏尔加骑兵第2军的指挥官不是佩佩的部下?”高尔察克一边咽下嘴里的那块牛肉,问自己对面的副手黑斯廷斯。
黑斯廷斯凝神想了一下,从记忆中找出了相关的信息,点了点头道,“根据乌法战役后我们了解到的伏尔加联邦的整军计划,这个骑兵第2军的确不能算是佩佩利亚耶夫的嫡系部队,联邦骑兵第2军的军长是谢尔盖·米哈伊诺维奇·巴什卡尔骑兵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