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709章

华夏海权-第709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派出了几百架飞机轮番抵近德国舰队,并在舰队外围盘旋游弋。而德国人也拉开了架势,8艘航空母舰分两拨不时释放战斗机驱离试图靠近的英国飞机。“你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数百架飞机在空中飞舞,双方互不相让,除了没有使用武器之外,大家用上了一切对抗手段。德国人甚至做出了撞击的姿态。当然,我们也没有闲着,依靠轰炸机坚固庞大的机体,我们毫不留情的驱赶着旁边的德国飞机,甚至有些蚊式飞机驾驶员还冒险从德国舰队头顶冲过去。不过德国人似乎对我们高速轰炸机突防已经制定了应对的策略,而且他们的舰载机性能也有一定的提升,我们小规模突防最终都被对方堵了回来。双方就这样对峙着。直到德国舰队从英国周边海域消失。”曾经参与了北海对峙的波特尔少将在事后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况,多少年后,一想起那段时间的事情,他都不由的捏着一把冷汗。“要是万一双方发生了冲突,我们真不知道如何收场。”这句话充分诠释了所谓的决心和实力之间的差距。
  如果说当德国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英国人还能拿出老牌帝国的气势和对方拼一把的话,那么当德国舰队进入大西洋,在法国门口晃悠的时候,无论是法国政府还是法国海军对于德国人这种公然的挑衅和蔑视就只能保持沉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法国人对德国的最后一搏。在这场战争中法国的积累和勇气被漫无边际的消耗战彻底消磨殆尽。虽然在口头上法国人还能保持一些硬气,但是在实际上,法国大部分高层和资本家们已经丧失了继续和德国对抗到底的勇气。当德国公海舰队以堂堂之师出现在大西洋上的时候,法国海军将正在大西洋上巡弋的舰队调回国内,远远的躲开了对手。
  让德国人想不到的是,1战中表现并不好的美国海军却勇敢的迎上了德国舰队,企业号航空母舰为首的美国分舰队一直跟在德国舰队后头阴魂不散,直到德国外交部宣布德国公海舰队将在西班牙—葡萄牙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将周边一大片区域化成军事禁区后,美国舰队才返航。“他们就像一群牛仔一样。勇敢甚至可以用鲁莽来形容。如果他们再多一些像马吉芬这样优秀的将领,将来将是一个难缠的对手。”斯佩伯爵这样评价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f63026、d309ebc77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连锁反应

  66_66280德国人如此生硬激烈的行动不可避免的让这个世界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作为远在亚洲东部的华夏来说,徐杰没有亲自感受一把德国公海舰队的强悍,亦或者说在熟知了历史上马里亚纳海战中美国15艘航空母舰组成的庞大倒f型阵型,和莱特湾美国海军12艘舰队航母、18艘护航航母组成的世界第一舰队后,他对德国这支由8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超级舰队并不是很感冒,好吧,单纯论载机量上来说,这支德国舰队的总体数量已经不亚于马里亚纳海战中的美国舰队了。
  “公海舰队的南下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德国对伊朗的战争准备恐怕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我们要赶紧了。希望英国人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德军兵锋时能兑现承诺。”徐杰自语道。历史上不光法国人绥靖和妥协。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崛起的过程中英国人的绥靖和妥协比法国更加致命,是英国人默许了德国一步步站起来,甚至在不和法国进行磋商的情况下就和德国签署了新的海军协定。而这个位面,法国人已然怂了,英国虽然从表现上看有一种死磕到底的决心,但是实际上如何恐怕没人知道。把英国人逼到墙角的时候,前者自然会毫无选择的抵抗,但是在此之前,英国人恐怕会以邻为壑,以华夏的利益和伊朗的国运为筹码来拖延德国人前进的步伐。
  “我们也要加快扩军了,海军新一代航空母舰的研制工作必须加快,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再补充两艘3万吨级装甲航母,次级航空母舰也需要快点啦,在德国人展开伊朗战役之前。我们至少需要2艘次级航空母舰。另外,和英国人联系一下,我们要接手苏门答腊岛了。这里已经让荷兰人控制了太长的时间。我们等不及了。”所谓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德国人过于激进的表现不但成功的引起了华夏注意,同时也让自己的盟友—荷兰遭到了无妄之灾。
  在大国都准备磨刀霍霍打上一场的时候。肯定不会有人顾及一个小国的反应。当华夏准备将整个那个位面上的印尼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中的时候,荷兰没有能力阻止。什么你说找一个借口?这个太简单了,徐杰甚至认为这种时间让自己花费时间思考简直就是浪费,交给军方和外交部吧,他们会处理好的。
  于是乎德国人的行动对华夏最为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荷兰将要失去他的最后一块殖民地。华夏的军事基地开始进一步向西延伸,不仅仅是马六甲海峡,在和英国协商后,华夏决定在英属缅甸也开始部署空军基地和后勤基地。并且将在基地完成后逐渐囤积物资和军械,以备不时之需。
  就在华夏本土开始加紧备战的同时,华夏在中亚以及伊朗的准备也在加速,从新疆一直延伸到南亚诸国的基地群和交通网络正在加速构建,伊朗沿里海沿岸的港口改造升级工作正在进行。部队进驻速度也在加速。伊朗北部各地的永备工事的建造也伴随着大量人力和物资的注入进入了快速实施阶段。虽然对方很强,但是华夏必须打这一仗,即使英国人和美国人怕了,华夏也必须抗住!别人不会保护华夏的利益,为了华夏未来的中东战略,这一仗不可回避!
  在这个世界上坚定对抗同盟国的不仅仅是华夏。在大西洋的另一边,那个羽翼丰满试图争夺世界霸权的年轻国家同样以精金般的决心要和同盟国分一个胜负。德国人充满炫耀和挑衅的行动可以震慑英国,让法国人恐惧。但是对于真正的第一流强国来说只能起到激怒的作用,华夏不可能看着同盟国在伊朗和南亚肆意妄为,同样,美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会退缩。
  和英国人抗议和华夏的默默准备不同,美国同时在口头上和行动上对德国人进行了反击。“在1918年的时候,德国和他的帮凶从俄国人手中夺走了大片地区,把乌克兰人、波兰人、爱沙尼亚人变成了德国人的奴隶。在两年前,德国人又和他们的帮凶一起瓜分了意大利,这个曾经在1战中帮助过德国的国家。而现在。就在几天前,德皇座下最为凶恶的猎犬已经打破了北海的牢笼。他们露出锋利的爪牙威胁英国、法国。我们可以想象,在德国将整个世界纳入到自己的掌控之前。他们的征服行动是不会终止的。我们应该做什么?是屈膝求饶还是奋起一击?以血和火来捍卫世界的和平与人民的自由?我想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罗斯福激情洋溢的谈话在随着电波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随着讲话的播出,美国也开始为即将爆发的战争做着全面的准备。
  美国人的行动可不仅仅是口头上。情绪激昂的罗斯福首先推动国会通过了一个高达20亿美元的新的军事扩充计划,其中就包括3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和3艘独立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陆军的扩充和新式武器的采购工作。而在一次会议中,罗斯福无意之中得知了在伊朗的海基航空兵采购竞标中,美国的f4f战斗机不仅仅败给了英国人的喷火,更是让对方形容为一支肥胖而肌肉无力的笨鸭子的时候,这位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觉的总统终于爆发了!在会议中他毫无留情的批评了美工部门的无能。甚至于还威胁说:“如果美国自己的军事工业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他不介意大量引进英国和华夏的武器装备!”虽然这句话威胁的成分远大于实际,但是却给各大军火商敲响了警钟。如果某个军火商因为装备性能问题而被踢出圈子的话,那么等待他的将是破产或者被收购。
  而德国人的行动还有一个对自己非常不利的副作用,德国人威胁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华夏和美国关系的黏合剂。要知道,作为同等地位的强国,作为一样拥有称霸世界雄心的大国。这两个国家在以往的合作过程中只能算中规中矩,关系不算糟糕,但是绝对称不上亲密无间。双方之间的勾心斗角绝对不是少数。而这一次不一样了,不管如何华夏和美国直接还挂着一个盟友的牌子。在德国和同盟国集团倒下之前,没有比打败眼前这个敌人更重要的事情了。尤其是。尤其是在其他盟友有了退缩和恐惧的苗头之后。
  当一群人在旷野上遇上一群狼的时候,强者最好的盟友不是那些平时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弱者,而是同样的强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许并不融洽,但是只要有脑子的,都不会在关键时刻作出拖后腿的举动,如果他们聪明一些的话,那么他们之间的合作会十分的愉快。很显然,在未来对抗同盟国的战争中,法国人是没有太大作用了,英国人能发挥多少作用还是个未知数。美国能够依靠的国家就只有华夏了,同理华夏最可信赖的盟友也只有美国。
  美国人和华夏直接的互助可不是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美国人同意为华夏提供更多的钻井设备以便尽早实现华夏石油的自给自足。而华夏也同意向美国提供400辆29型坦克和相关的维护保养设备。这支部队将临时顶替美国陆军新一代m4坦克出厂前的空白。但是让美国人想不到的是,当美火商兴冲冲的拿着新鲜出炉的m4坦克来到军营后,美国装甲部队官兵却并不怎么买帐。
  “这些使用了汽油机的坦克太容易着火了,而且无论从防御力、火力都不如29型坦克,和我们已经用过2年的坦克相比,这款坦克几乎一无是处。”参加了意大利战争又参加了伊朗战争的巴顿毫不留情的将m4坦克拒之门外,并且坚决反对交出手中的29型坦克。摆出了一幅我就是不给,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好吧,在战争时期,能打的军官永远是最吃得开的。于是乎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了,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不得不说,2战中的英国人还是很能打的,数百年来日不落帝国的荣光让这些英队雄风犹在。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位面,英国人还未放弃对往昔的追求。尤其是在大英帝国最重要的一块自留地面对威胁的时候,英国人清楚的认识到不可能单纯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守住印度,更清楚在抱美国大腿的同时还要抱上华夏的大腿,毕竟前者对南亚的陆战并不感冒。大规模陆军厮杀还是要靠自己和华夏。所以英国人立即开出了更好的价码。莫林发动机下一代的替代品狮鹫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和信息将和华夏一起分享。甚至连极其机密的穿云雷达和喷气式发动机的研发工业也不是不能谈的,一想到后世大名鼎鼎的尼恩发动机,徐杰心中那叫一个激动啊。和尼恩相比,德国人的jumo004就是一堆破烂!
  这个联盟中唯一产生了恐惧和退缩的就只有法国。不过此时的法国同样退无可退,法国人不可能向德国人俯首称臣。即使再退缩,当退无可退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和德国人打上一场。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心舞飞扬826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无法防御的攻击

  66_66280在结束了耀武扬威般的武装巡游之后,德国公海舰队的将领们终于要做正事了。在东大西洋事先划出的演习海域中,庞大的德国公海舰队航母战斗群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分舰队在海上展开模拟厮杀。为了尽可能保守秘密,飞机的速度被限定在正常巡航速度的一半左右。也就是200公里出头,而双方直接交战距离的计算也按照这个比例进行适度修正。(也就是说在战斗中,200千米的实际速度当成400km左右。)德国公海舰队航母战斗群在2战前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快速闪电的攻击速度。当德国舰队发现目标的时候,只用不到1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攻击300千米外的对方舰队。而同时期英美航空母舰要想在这样的距离上攻击对手,单纯飞行时间就需要一个多小时!而在这次演习中,首先领教到快速机群强悍的穿透力的正是德国人自己。
  “将军,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您想听那个?”雷德尔将两份情报送到了卢克纳尔伯爵面前。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纵然雷德尔参加过一战,同时也是舍尔和希佩尔看重的下属,但是在斯佩伯爵上台后,他也不得不屈尊做卢克纳尔伯爵的助手,而后者正是斯佩伯爵的弟子。“好吧,先说好的消息,然后再说坏的。”卢克纳尔伯爵眉头微微一皱说道。
  “好消息是目标在东北方向280千米外。我们的侦察机可以稳定跟踪。现在就可以放出机群攻击。”雷德尔顿了顿接着说道:“而坏消息就是对方也发现了我们,一架bf110在我们附近晃悠,bf109战斗机试图驱散这个恼人的家伙,但是因为燃料的问题,我们始终没有成功。不出意外的话,对方的打击很快就会到来。”雷德尔回答道。
  “看来空军的那些人说的没错。单发战斗机对双发战斗机在交战中处于优势,但是如果对方不想和你打的话,只是小心的避开对手。那么单发飞机同样无法把双发飞机怎么样。尤其是我们这种航程较小的飞机。”卢克纳尔伯爵无奈的摇了摇头。“立即释放机群,然后舰队开始反方向规避。同时立即将第二批战斗机提升到甲板上。准备执行防空任务。”
  在2战早期的空战中,双发飞机不仅仅拥有航程优势,同时也有一定高度上的速度优势。在一般情况下,像bf109和喷火这样的短腿飞机需要携带副油箱才能保证战斗力,而双方的bf110则可以完全依靠内油。所谓的单发战斗机的优势必须是无外挂情况下和对方打。如果一架bf109e挂上一个300l的副油箱的话,还真不一定打得过bf110。而扔掉油箱就意味着航程的缩水,对方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