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农家记事 >

第66章

农家记事-第66章

小说: 农家记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他也不在家,许氏不必服侍他。至于方庆,随便扔在外家住两天就是。等到正日子,他们父子俩再过去吃喜酒。
  饶是许氏原本只打算正日子去吃喜酒,也不免心动了起来。
  实在是除了秦家这门姻亲,她的交际范围一直就陷在方家群房的那一亩三分地里,能出去走动走动,自是欢喜的。
  袁阿婆也不是刻薄媳妇的婆婆,再加上本就踌躇,一听方良这话再无顾忌,婆媳两个当即就抛开了家中琐事,团团打点了起来。
  十五这天就赶了过来,今儿添箱,俞阿婆一出手就是一副珍珠头箍。
  上头的珠子虽不大,却小而莹润,还都一般大小,也算难得了。
  这却是俞阿婆考虑再三的手笔。
  想着之前方老夫人曾一口气赏了秦家那么多绸缎衣料,却是再不缺这些个的。至于首饰,按着秦家如今的身家和疼孩子的劲儿,也必然不会短了莳萝。
  可她是来添箱做人情的,又不是来同莳萝的正经外家别苗头的,何况还得顾忌着杜家和沈家。
  所以寻思再三,赶在年前就在银楼里付了定金,定了这幅珍珠头箍。
  虽看着别致,可到底不曾花了多少银子去。
  果不其然,一屋子的女眷,尤其是小丫头们俱是瞪大了眼睛踮着脚张望,可莳萝外家那边的舅娘添的也都是金银首饰,杜氏沈氏的娘家人也都拿出大手面来做人,珍珠头箍虽出挑,却也没有强压人家一头。
  俞阿婆自是自得的。
  而许氏除了替妯娌添了一对榴开百子的粉彩花瓶外,还带来了两个女儿的添箱,一对小小巧巧的赤金丁香和一枚黄杨木的包银梳篦。
  轮到她自己,却是一匣子胭脂水粉。
  打开匣子,芳香扑鼻,里头俱是一个个绘着美人的小圆钵,分装着宫粉、胭脂、眉墨、冰麝油、香珠等女孩子家钟爱的妆饰,并不比姚氏给莳萝准备的那套差。
  除此之外,俞阿婆还带来了方大管家和许氏娘家等人托她带来的随礼。还有就是方家老夫人和大太太收了由俞阿婆转送的白芹,知道秦家聘长孙女,也有添箱和贺礼。
  许氏娘家一吊新制铜子的随礼是俞阿婆当着众人的面拿出来的,方家等人的贺礼和添箱却是俞阿婆儿私底下交给秦老娘和姚氏的,倒把婆媳二人唬了一大跳。
  方大管家是两吊钱的贺礼,方老夫人是二十两银子和一对银头面,方家太大太是十六两银子和一枚金簪。
  不管大太太一门心思和婆婆别苗头的那个劲儿,俱是价值不菲。
  何况还有郭嬷嬷和袁妈妈这些个方老夫人、大太太身边服侍的或是凑趣或是真心送的添箱,或是一脂粉或是一尺头的,七七八八摆了满床都是。
  小姚氏也匆匆赶了过来,添了一副银三事儿,同大伙儿说笑:“你们瞧瞧我这个媒人当的,这边是外甥女要添箱,那边是侄儿也要贺仪,细算算,竟是我最亏,可是心疼死我了。”
  说得莳萝羞红了脸,众人却是哈哈大笑,俞阿婆就笑呵呵地道:“亲家姨娘别心疼,还有十八只蹄髈等着你着你这个大媒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南边儿人都喜欢吃蹄髈的缘故,谢媒礼通常都是十八只蹄髈。
  这话一出,倒是小姚氏最先笑得合不拢嘴了。
  这场婚事,男家女家俱都拿出了大手笔来操持,唯恐慢待了亲家,银子反倒退了一射之地。恐怕十年八年之间都没人忘得掉,以后十里八村的论到嫁娶都要拿出来说一遭的。
  而这也不过她头一遭做媒罢了,这样顺风顺水,她这个大媒也跟着光彩,怎能不自得的。
  好容易送走了七大姑八大姨,姚氏又过来领着莳萝收拾堆了半床的添箱喜礼。
  把礼金数出来交给莳萝收在了子孙箱里,这也算是莳萝的私房钱了。那些个衣料、被面归拢起来,见缝插针地塞进了箱笼里。红枣、核桃、栗子这样有着特殊寓意的吃食也拿食盒装了,这是亲友们送给新娘新郎洞房中享用的。
  退避三舍的男人们终于可以露面了,那边厢八仙居的大掌柜和郭掌柜又托人送了贺礼过来了。
  二人因着实在是挤不出时间亲来道贺,便让八仙居押送最后一批鲜莼菜入京的管事亲自送了过来。
  大掌柜是一封五十两银子的贺礼,郭掌柜略次一等,却另有一份家里女眷送给莳萝的添箱。
  这却是真的当做通家之好在走动了。
  只饶是如此,秦连虎看着面前的银锭,还是有些不安:“这也太厚了些。”
  他们这样的人家,一吊铜子都已算厚礼了。
  秦老爹却想得开:“人情没有息,一厘还一厘,这倒不碍。”
  把贺礼交给秦连豹誊入喜簿。
  正如秦老爹所说,这些个人情往来,从来都是你来我往的。
  既然来了,就总能想办法还回去,确是不碍。
  秦连豹接过银锭锁入礼箱之中,正欲把今天的开支盘一遭,秦连凤又跑腿过来向秦连豹支银子,里头女眷们要封明儿打赏发奁的红包了。
  秦连豹问清数目,开了钱箱,取了铜钱叫秦连凤画押,秦连熊大步走了回来,连灌了两盅茶才向秦老爹和秦连虎道:“已是全部请到了,待会儿一准儿来。”
  这却是说的婚礼执事一事儿。
  为着后儿的这场婚礼,不单舒家那边置了迎亲礼仪酬客班子,秦家这边也早早酝酿确定下了几套班子的名单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不舍

  家里现成的人手,先就派上了用场。
  秦连熊这个一贯能说会道交际颇广的自然得为执客,到时候会领着几个早已打过招呼的亲友专事接待过老吃喜酒的宾客们,还得负责接送一干如姚家老太太这样上了年纪的大宾;特地告假回来帮忙的秦连豹一人兼着内外账房,婚礼之中的一切财物管理开支都得找他,礼金喜簿也是由他誊写管理,暂且看来却是绰绰有余,账目灵清一文不差;秦连龙则是管了厨房,专门负责协调管理厨房采买事务;秦连凤则会带着明儿开始休假两天的一串儿小小子们专门负责跑腿打杂。
  而一场婚礼下来,喜宴的开销也好,耗费的精力也罢,通常都是占了大头。
  尤其是女家,花轿一起,不比男家拜堂闹洞房的热闹,也就只剩下喜宴了。
  所以秦家不但特地请了喜铺的人来家搭了喜棚,支起了足有两丈多高的杉篙架子,把整个前院都罩了起来。
  又自己动手在后院搭了整排的厨棚,新砌了三五大灶,确定了之后几天所有的喜宴、待客宴,还有入厨宴、谢忱宴的规格菜色,还往菜行肉铺下了订单。
  又按着惯习,分门别类的设了采购、造厨、司茶、安席、请客、上酒等等分工。
  旁的不说,光是一个厨房,往下又设有白案、红案、烧水、煮饭、烧火、洗碗、劈柴、担水等等人马。
  都是找的村里或是隔壁漏斗湾的乡邻,既是秦家有把握找上门去的,便是关系素来密切的,再加上这会子正值农闲,自然就没有拒绝的。
  也有自己主动找上门来想要帮忙的,比如漏斗湾之前给秦家帮过工的一些乡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听说秦家办喜事儿,自是缺人手的,主动过来搬搬抬抬的打下手,秦家自然也是欢迎的。
  这也是乡间常有的事儿,从来都是你帮我,我帮你的。
  可这样礼仪繁多、场面浩大、人员繁杂、花费巨大的一场婚事,还有这么少说三四十人的执事团队,如何组织、如何调停,如何协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如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让主家不花冤枉钱、让亲家宾客满意,把喜宴办得让人称颂,就都落在了总管的身上了。
  却是特地请的老舅公为总管,全权安排、处置婚礼的相关事务。
  毕竟老舅公以往就没少给人做总管,见多识广又懂得婚嫁礼仪,深谙人情世故接人待物之道,十里八村的都认得,威信也高,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而老舅公也当仁不让,早早的就按着秦家的意思将诸事安排开了。
  至于这些个帮忙执客,俱是半个月前就已是定了名单并挨个儿的通知到了。今天秦连熊又挨个上门正式通知了一遍,晚上就会招待所有执事吃入厨宴。
  吃了入厨宴,由老舅公分配了事项,这场婚礼也就真正开始了。
  只为着晚上的这顿入厨宴,阖家俱是忙得脚不沾地,就连许氏都挽起衣袖过来给罗氏妯娌打点厨下。
  倒是只有花椒香叶两个小的最为清闲了。
  不似小小子们,知道家里要办喜事儿了,看着前院里红彤彤的喜庆,家里成捆成扎的鞭炮又人来人往的热闹,就没心没肺地只顾着高兴了。
  香叶心里却是有些明白的,依偎着莳萝,皱着小脸枕在她的胳膊上不肯放。
  花椒坐在另一侧,看着这两天脸上红晕就未退过的莳萝,心里也是酸酸的。
  抱了莳萝的另一边胳膊,两个小东西就缠住了整理完了添箱,却心里闲不下来的莳萝。
  莳萝放下心思,安抚着两个小妹妹,丁香茴香掀开帘子跑了进来,后头还跟着红枣姊妹。
  “姐,我们给你染指甲。”
  却是丁香不知打哪拔来一株正开着花的凤仙花。
  莳萝都瞪大了眼睛:“这时候怎么还会有这个?”
  丁香就嘿嘿地笑:“我也不知道呢,就在后山上找到的。”
  茴香已是把抱在怀里的小石臼放在了桌上,丁香摘了几朵凤仙花扔进去砸成泥,又跑去厨房弄来了点儿明矾,几个小姊妹合力把花泥擦在了莳萝两手的手指甲上。
  丁香满意地直点头:“把这花儿拿水养起来,明儿后儿收了露水再擦,肯定就红了。”
  香叶听着不住地点头,可花椒看着莳萝指甲上淡淡的红晕,看着茴香三个被染红了的手指头,心里头却更不是滋味了。
  长姐如母,花椒是在莳萝身上才真正体会到这四个字的分量的。
  一字千斤。
  可一想到她往后就要嫁为人妇,从此以后就要顺着丈夫孝着公婆和着小姑,即便有了委屈也大多只能往自家肚子里咽。
  花椒就打心里受不了她吃这样的苦。
  也不知道到底是嫁女儿还是嫁姐姐了。
  夜里还是抱着莳萝的胳膊不肯放,非得和姐姐一道睡。
  结果这个头一开,香叶头一个响应,茴香也眼巴巴地挤了过来。
  如此一番,当晚就是四个小丫头再加一个大丫头大被同眠的,起先躲在被窝里还有分寸,只是说说悄悄话,可不多时就说啊笑啊的闹了起来,个个俱是满头满脸的汗,直到后半夜才陆续睡着。
  却是一夜好眠。
  姚氏是知道这五个丫头到底多晚才睡的,到底又舍不得催着她们早些睡。
  这样的日子,往后说不得再不会有了。
  待听到隔壁没了动静,还起来看了一遭,把手牵手钻在被窝里捂得满身热汗的花椒香叶捞了出来,又拿帕子给她们擦脸。
  再次睡下,却是没睡一会儿就已是鸡鸣了。过去莳萝卧室看了看五个睡得头碰头,团在了一起的小丫头,哪里舍得叫醒她们的。
  原还担心搬嫁妆动静那样大会把她们闹醒,哪里知道却是她想多了,就连莳萝都睡得正酣。
  实在是昨儿不知怎的就疯了起来,就连茴香都闹腾的不得了。
  怕是这会子在耳朵边敲锣打鼓都不知道的,更别说搬嫁妆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章 发奁

  新娘子的嫁妆发到男家要亮嫁妆,而在嫁妆运至男家之前,按着惯俗,女家发奁这天亦是要晒晒嫁资,让来贺喜的亲朋故旧观看的。
  而这一年来,莳萝的嫁妆越办越多。
  顶箱立柜、床案桌椅这样的家什还则罢了,早已齐全。衣裳首饰、摆设日用却已经翻了一番都不止了,姚氏都有些顾不过来了。
  还是编写奁目的时候,将所有嫁妆,包括衣裳首饰、床帐被褥、摆设用具、堂房家什等等的俱都分类逐项誊写装订的时候,才终于落定。
  花椒却是头一回见到奁目这样的嫁妆单子,才知道规矩之严谨,事务之繁琐。
  旁的不说,就连着奁目的用纸都是有大讲究的,必是上好银红色的薛涛纸才成,饶是崇塘,这样的纸张也只有一两家大南纸店才有售卖的。
  十六开木板的印格,双页折叠。
  再加上大红绫子的双裱封皮,凝金纸的标签,用大红三珠丝线装订成册,外皮是大红绫子的封套。
  光是这样一份妆奁,已是气派非凡价值不菲了。
  不过后来花椒也听说了,这样的奁目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用得起的。
  寻常人家婚嫁也有礼单,不过却是要简单一些的,用的也是梅红纸做的股摺,不过也同样要按什物的种类详细缮写清楚的。
  姚氏又特地请了秦连豹,用工整小楷将她几番誊写才总算整理好了的嫁妆名录,以六字成句缮写在奁目上。
  这厢奁目刚刚缮写妥当,那厢喜铺也将嫁妆桌子送过来了。
  送嫁妆发奁是有专门的嫁妆桌子的,就同长方桌似的。不过上面四边还有荷花栏杆,红漆雕花,两边各有两根抬杆,可以双手或双肩抬着。
  需要的女家只要上崇塘的喜铺直接租赁就成了。
  秦家盘算着租了二十四抬嫁妆桌子,送来后就开始打点陪嫁了。
  衣裳首饰、床帐被褥的已是装入了樟木箱子之中,铜、锡、瓷、竹、木各式器具都按项分类绑扎在了嫁妆桌子的栏杆里。
  之前这些个陪嫁都摆在家里,今儿发奁之前,按着惯俗,却是要一大清早就抬出来摆在堂屋中任人观看的。
  将嫁妆一抬一抬的按着事先定好的顺序排在了前院喜棚下,杜氏沈氏又忙着给所有什物家什摆上红蛋喜果、天竺子万年青,还有红绿纸屑。
  花椒揉着眼睛同姐姐们一出门,就一眼看到了两列红漆雕花的嫁妆桌子,上头又绑着清一色的红漆家什。
  喜棚里已是热热闹闹围着好些个亲朋故旧了,正在围观嫁妆,嘴里啧啧出声,赞叹声不断。有说秦家大手笔的,也有说舒家好福气的,更有心里噼里啪啦计算着嫁资几何的。
  虽说阖家天不亮就开始打点嫁妆了,却仍是日上三竿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