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中文网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26之崛起 >

第256章

1926之崛起-第256章

小说: 1926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记者问到:“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是不是真的有宋哲武总司令的股份?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前一段时期,每日给山西百姓限额兑换晋钞,是不是宋哲武的命令?如果是,那么宋哲武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停止兑换晋钞,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王兴刚这个新科宣传处长,由于他的宣传处的班底还在筹备中,他基本上是光杆司令,现在实际充任的是宋哲武的发言人的角色,对于这些问题,他显然早有准备,许多事情他已经和宋哲武沟通过,所以回答起来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对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是否有宋哲武股份的问题,王兴刚告诉记者,“北方投资发展银行的母公司是《北美兄弟投资银行》,这家银行是宋哲武在美国的哥哥宋哲文,在加拿大创立的股份制银行。”
    “因为宋哲武的哥哥在美国的事业,是用兄弟两的父亲遗留的财产发展起来的,所以送给了宋哲武部分股份,因此,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是真的有宋哲武股份的外资银行。
    对于第二个问题,王兴刚的回答更是肯定的。
    王兴刚还告诉记者们,虽然宋哲武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有股份,可他也不能为所欲为,他这样做完全不被总行的其他股东所接受,还是在宋哲武做了所有因为兑换产生的亏损都会由他个人承担的承诺后,银行才同意开始兑换的,要知道外资银行运作是十分严格正规的。
    对于第三个问题,王兴刚毫不客气地反问:“请问记者先生,扶危济困难道还需要有目的吗?”
    最后,王兴刚脸色沉重地还告诉记者们:“现在看来,宋总司令兑出去的几百万大洋,应该是彻底的亏损了,这些钱都会由他自己兴华公司里的利润偿付银行。”
    “因为第四路军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守卫北方边防,北边还有时刻觊觎我们大好河山的苏俄,必须维持庞大的军队,以及要修建大量的国防工事,因而军费开支数额巨大。而国民政府无力全额给付,第四路军的军费,一向是由宋哲武总司令自掏腰包补足的。现在损失的这些钱几乎就是第四路军一个月的军饷。”
    王兴刚接着又不无遗憾地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宋哲武总司令仅负责北方边防,并不能干涉地方政务,宋总司令损失一些钱款,让百姓减少一些损失,那是他能为山西百姓所能做的最大的奉献,恢复晋钞币值这件事,还得由山西省政府来做,对于这一点,宋总司令非常遗憾,虽然他还很想帮助山西父老,可是……”
    一时间,国内各大报,包括山西本地的报纸,都用大量篇幅集中报道宋哲武“为解山西百姓之急需,以私财兑换晋钞,损失惨重”的报道。宋哲武的名字也再次被国人津津乐道,除了民族英雄外,他也又多了一个称谓—慈善将军。
    而对于王兴刚显然意犹未尽的遗憾,各大报也纷纷演绎出他们自己的猜测。
    《并州日报》就指出,“……据消息灵通人士透漏,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帮助恢复晋钞币值,只是这是一家私人银行,没有强有力的,能让股东们信服的保证,股东们是不会同意这么做的。而他们最为信服的保证,无疑就是宋哲武,只是非常可惜,宋哲武不是山西省政府主席,这不能不说是山西人的悲哀”
    阎锡山下野的第四天,同时也是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停止兑换晋钞的第四天,有着抗税为百姓鸣不平传统的太原大中学生们,终于呼喊着“恢复晋钞币值,保证三晋民生。”的口号,勇敢地走上了街头。
    由于阎锡山大力推行教育,山西的教育很发达,太原大中学生有两万多人,这些学生们一上街,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远远不是数千市民的声势规模所能比的,不仅因为学生们人数更多,还因为学生们的组织性更强。
    这些学生们很有经验,或者说这次游行的组织者很有经验,他们并没有直奔省政府,而是从各自的学校出来后,一边呼喊要求省政府出面,负起稳定晋钞责任的口号,一面沿着各自规划好的的路线,在太原的主要街道上绕城而走,进行游行。
    由于学生们喊出了太原百姓的心声,游行队伍所到之处无不引来百姓的阵阵欢呼,也不断有普通市民自发地加入到游行队伍中来,各学校的游行队伍,都像滚雪球似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等各学校的游行队伍最后汇聚到省政府前时,人数已近十万。
    这时,参与游行的已不仅仅是学生、教师和普通市民,还有众多商人和部分公职人员,以及众多各地记者。
    而队伍中最为显眼的,还是几十个有警察护送而来的山西各地的县市长们。
    这些县市长们这些天在在太原饭店住的很舒服,不仅有吃有喝,赵丕廉还每天都要过来和他们“谈谈心”,他们虽然已经知道了赵丕廉的意思,可是没有人要走。
    在第四路军控制的地区里任职的县市长们,不是不走,而是不敢走,他们知道自己如果走了,那自己也就是干到头了,虽然他们是省政府任命的县市长,和宋哲武没有行政关系,可是即便不是宋哲武做省长,由于有当地驻军在,他们的官也会做不下去。
    而在大同、晋南地区做官的人,虽然不是很怕宋哲武,可是恢复晋钞币值也是他们极为乐于见到的。因此,这几十个县市长们没有一个人离开太原,相反这些人都纷纷打电话,让下属告诉属地百姓,他们正在太原向市政府力争,不解决晋钞这个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他们绝不回去。
    学生们一上街,赵丕廉就亲自带着警察急匆匆来到太原饭店,告诉他们,“青年学生们已经走上街头,为三晋百姓的生计而呼喊,你们这些山西各地的父母官又怎么能坐得住?你们这些山西各地百姓的代表,今天正是向无视山西民生疾苦的商震反映民意的最好时机。”
    当然,赵丕廉不会忘了告诉他们,那些警察是来保护他们“安全”的,只要他们上街为民众“呐喊”,他们的人身安全绝对会得到保障。然后这些人就身不由己地在警察们一对一的“保护”下,走上了大街,加入到游行队伍中去了。
    而他们的出现,又让游行的各界人们情绪更加高涨,一些有名望的士绅们甚至也加入到游行的队伍。
    在省政府门前汇聚的各路游行队伍,把市政府附近的几条街道都挤得满满的,在十几名手拿铁皮喇叭的青年学生的带领下,一遍又一般地呼喊着口号,要商震出来答复山西各界百姓的诉求。
    省政府门前早已有数百名警察排成几排在“警卫”,不过让人奇怪的是,警察们虽然站得很齐整,可都是赤手空拳,不要说武器,就是警棍也没带。虽然被太原警备司令被没收的武器至今也还没有还给他们,可警棍总还是有的呀?
    原来,学生们刚一走上街头,省主席商震就通过部分学校的学长得知了消息,太原的学生们很厉害,这一点商震非常清楚。
    当年抗房契税时,不仅打砸了当时省财政厅长杨永泰、督军府秘书长贾景德、省银行经理徐一清的家,甚至因为进到督军府的学生谈判代表们迟迟不出来,学生们竟然把阎锡山督军府的牌子都给砸了,而阎锡山竟然还一点脾气都没有
第三百六十七章布局 晋钞风波(八)
    第三百六十七章布局晋钞风波(八)
    商震明白,看今天的这个阵势,那是一定不能善的了,如果处理不好,学生们就是砸他的省政府,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WWw。
    因此,商震再也顾不得许多了,马上亲自打电话给孔维和箫国栋,请他们派人保护省政府的安全。
    对商震的请求,箫国栋很直率地告诉商震,第四路军的枪,绝对不会对着手无寸铁的学生和普通百姓孔,派兵一事,决难从命。
    不过,孔维倒是答应得很爽快,很快就亲自带了二百多警察急匆匆赶到省政府。
    可商震一看到孔维带来的人,几乎把鼻子都气歪了,恼羞成怒的商震当众责问孔维:“警察为什么不带武器?难道警棍也没有吗?”
    孔维则是一脸无辜地告诉商震,警察的武器都在警备司令部,那是没办法的事,除非商主席去找警备司令部要回来。至于警棍吗,倒是有,可是这些警察们家里也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晋钞,晋钞贬值,也让他们憋了一肚子的气,警察内部现在很有些不稳,万一有那个包藏祸心的警察,趁乱用警棍伤了省政府的人那可不好,所以什么也没敢让他们携带。
    为了让商震安心,孔维也表示,他是绝对不会让游行的人伤了商主席的,他会亲自陪在商震的身边。
    其实,商震这几天的火上得大着呢,他倒也不在乎孔维对他的明顶暗抗。
    宋哲武突然反戈一击后,让他解除了被事实上软禁的情况,他通过他的学生刘多荃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得以继续担任山西省主席,这让被阎锡山软禁了一年的商震十分兴奋。然而,正当他兴高采烈、摩拳擦掌地准备沿着阎锡山昔日的脚步,想大展拳脚,成为一个新鲜出炉的新山西王时,徐一清就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让他的梦想化为泡影。
    没有钱,商震就不可能重新组建他的三十二军;没有钱,他就不能取得晋绥军余部的支持;没有钱,甚至连任何一个州县的官员们他都指挥不动。
    不要说宋哲武的第四路军现在占据地区的州县官员们,他指挥不动,因为它们都被所谓的“军管”了,几乎被剥夺了所有权利,就是现在在晋绥军手中的大同、晋南、五台地区的州县官员也不听他的,在这些人的心中,他商震终究是外人,早已被他们自动排除在晋绥军体系之外了,徐永昌、杨爱源才是他们心目中的真正山西首脑。
    甚至就是省政府所在地太原,他商震也仅仅是在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而实际上,不仅是警察他管不了,就是税收,他的财政厅下属各部门也是一分都收不上来,那些税都被第四路军的人拿走了。军管会牢牢地控制了各厅下属的几乎所有的机关,他属下的几个厅都被实际上架空了。
    他商震这些天可是一直在忍气吞声。可就是这样,也不让他这个空架子省主席省心,就说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晋钞贬值这件事吧,晋钞贬值的罪魁祸首明明是阎锡山,可是现在却都来找他这个刚上任没几天的省主席的麻烦。
    还有更让他怒不可遏的是,大同、晋南和五台地区虽然拒不服从他的命令,可是张嘴要钱却一点都不含糊,阎锡山刚一下野,徐永昌就给他打了几次电话,索要粮饷。还说,现在由于多了十几万西北军,晋绥军现在已经无粮无饷,甚至开始向当地的商家借饷度日了。
    接到徐永昌的电话,商震气得哭笑不得,心说:“我商震自己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那还有余钱给你徐永昌。不要说晋绥军不是我商震的部队,更不归我商震的省政府管辖,没有给你粮饷的义务。而且,就是有,我商震也绝不会给你。没有粮饷那是阎锡山的错,谁让他不早些下野,让晋绥军接受张学良的整编了。”
    让他烦躁的还有,太原的几家报馆也来添乱,《并州日报》、《山西日报》等报纸,这几天不仅连续发表了“关于晋钞贬值的原因和阎锡山卷走山西省银行存款”这些市井传言,《并州日报》还多次发表一个署名“并州狂生”的人的文章,这个“并州狂生”不仅在文章中痛批阎锡山不顾山西百姓死活,滥发晋钞,重征税负,悍然挑起内战。还一再猛批他商震这个省主席尸位素餐,没有承担起挽救晋钞,维护山西百姓利益的职责,唯一的办法就是推卸责任,只会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已经抛弃了山西百姓的阎锡山身上。
    废话,这明明就是阎锡山干的“好事”,怎么反倒说是我商震给推到阎锡山身上?
    雷霆大怒的商震,指示孔维派人去查封报馆,抓捕这个并州狂生。
    可孔维却告诉他,封报馆和抓人要经过警备司令部的批准,他做不到。
    怒火万丈的商震又打电话直接找宋哲武,可接电话的却是赵丕廉,赵丕廉在电话里不冷不热地告诉他,“只要这些报馆不发表反*政*府言论,煽动赤化,任何人都无权干涉新闻自由。”一句话,这件事警备司令部不管。
    商震这下算是彻底的明白了,自己抢了宋哲武的位置,宋哲武现在巴不得把自己马上挤走呢,哪里还会帮他。
    不过,生气归生气,眼前这一关还必须得渡过去,外面的口号可是喊得震天响,他这个省主席如果还缩在省政府里,那他这个省主席也就不用再当了。
    而且,对于发生今天这样的事情,商震也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至少他手里现在就有一个挡箭牌——徐一清。
    自从被商震逼迫印制完晋钞后,徐一清就来向商震辞职。想辞职一拍屁股走人,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商震还指望着徐一清在晋钞问题上替他商震顶缸呢。所以坚持不准,明确告诉徐一清,要辞职也行,那得等晋钞风波平息后再说。
    这个徐一清倒也很“光棍”,据商震所知,徐一清见商震不同意他辞职,回到家就把家人送到了贾继英的家里。安置好家人,徐一清就自己一个人跑到省政府里,吃住都在这,显见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商震明白,这是徐一清怕有人再去打砸他的家,吓到他的家人。而送到他的老友贾继英家里,那是绝对安全的,这段时间,贾继英家里可是常驻有一个排全副武装的警备司令部的人,而且一旦出现意外,警备司令部的大批援军马上就会赶到,要知道贾继英现在可是宋哲武身前的红人。
    不过,徐一清这么做倒也正合了商震的意,这样商震还免得怕徐一清偷偷跑了,还得派人看着他。
    最后看了一眼窗外那汹涌的人潮,商震让人喊来徐一清,然后带着财政厅长仇曾诒、教育厅长冯司直、民政厅长邱仰浚、建设厅长温寿泉、政务厅长催廷猷,以及刚刚赶到的警察厅长孔维,在卫士的簇拥下来到省政府大门外。
    站到省政府的台阶上,商震手拿喇叭,面对街上汹涌的游行人群,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