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女淼淼-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淼淼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唐国北地乡村生活。
由于家里伙食好,以前营养不良造成的皮肤微黄,现在变得白里透红,原来头发枯涩开叉,现在乌黑泛着光泽。
个子长高不少,大约一米五八,在村子里未成亲的小女子当中已是最高。
五观长开了,星目精亮,琼鼻朱唇,除去以前的精致,又多了几分灵气。
原来没有气质,甚至有点俗气,现在举手投足都有气质魅力,自信大气,不像出身普通人家。
村里的人都觉得许淼淼从去年秋天开始变化非常大,以前谁都敢跟她说话,还有妇人骂她没娘教,现在村里的晚辈见到她都尊称姑,平辈见到她都非常的客气,再没有人指亲着鼻子嘲笑讥讽她。
赵兰是许淼淼的好友,有了许家的帮扶,变化也很大,跟赵林夫妻分了家,靠自己赚银钱养活自己与弟弟,还住了新房,见到谁都抬起头来说话,那份自信是族里堂姐妹都不曾拥有的。
赵德家跟许家关系走的近,赵德在梨花观找了建三清大殿的差事,赵明正在集福楼做事,变化也是有目共睹。
王家三兄弟是最早得到许家帮助的,原来穷的揭不开锅,现在王大宝一个人就能养活几口子,王二宝砌火炕在外地长见识还有银钱,就连王三宝都识字会背《诗经》及一部分《大唐国律法》。
“他姑,现在还不到秋忙的时候,你看能不能让我炸麻花去镇里卖卖?”
“他爷,你才华高,能不能教我家柱子识字?”
“他婶,我家的地种粮食糊口都不够,更是赚不了银钱,你教我种籽瓜。”
许家人走在村里的土路上,时常有村人过来搭话,有的婉转,有的直接说目的。
许家人早就统一口径,就连许清林脸皮这么薄的人为了今后的安宁日子,也得硬着头皮道:“谁家以前跟我家走动,现在我家还跟谁走动。我家以前穷时,跟你家没有来往。你去找跟你家关系好的人家办事。”
这一日早晨,又是大晴天,太阳大的晃眼,安静的小梨村突然间传来老头、汉子激动亢奋的叫嚷声。
------题外话------
六一入V,当天15—30万字倒V。亲们不要存稿,要记得追文!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以各种方式支持。谢谢。
强烈推荐亲们去看下我的完结一对一宠文《药女晶晶》(出版名《君心不悔,青春作证》,纸书当当网有售)、《嫡女玲珑》。
☆、100 籽瓜丰收大赚家人喜
“许家籽瓜地出瓜了!”
“许家的籽瓜成熟了,一亩地能出好多的籽瓜!”
“许家靠近河岸的含沙的土里也产了籽瓜!”
赵老汉、赵老大、赵老二一边跑着一边高声叫嚷,把整个村的人都惊醒了。
“到处都是籽瓜,一片片的好多好多,每个瓜都沉甸甸的。”
“这才几天的功夫,籽瓜就从一个拳头长成半个冬瓜那么大。”
“许家的奴仆不够,我们回来找人帮他家收籽瓜。”
父子三人满汗大汗,激动无比的跟赵族的人连说带比划。
赵七婶披头散发站在自家门边,酸溜溜的道:“今个收不完,明个收呗。”
赵老汉一看是侄子赵七婶媳妇,高声道:“我们怕籽瓜熟透了,烂在瓜地里,这才要帮许家收瓜。”
赵七从赵七婶的背后冒出一个鸡窝似的脑袋,眼睛里还糊着眼屎,没好气道:“叔,我家自家的地都照顾不过来,没功夫帮许家收瓜,你家不忙,还不如帮帮我家。”
赵老大冷声道:“我家帮你家还帮少了?去年你家的麦粒要是没有我家出人帮你收,就被那场大雨淋坏了。”
赵老汉懒得理会赵七夫妻,见赵德过来了,问道:“我家都去帮许家,你家去人吗?”
赵老大的老婆、赵老二的老婆、赵冬至及赵老汉的三个上了十岁的孙子孙女都准备好了,站在家门口等待出发。
“去。许家的地不少,我再叫几个人。”赵德让花氏去梨花观替他与几个族人请了一天假,而后就与这几个族人都跟着赵老汉一大家子去了许家地里。
花氏从梨花观回来,带着柳二去了许家离黄河岸边不远的沙田瓜地。
远远的就看见河岸的马路上堆着三座绿色的小山,走近了才看清楚是三大堆籽瓜。
籽瓜生得圆圆的,皮是黑绿相间,以绿色为主,比茄子大,比冬瓜小,跟中等的南瓜差不多大。
最小的籽瓜两、三斤,最大的竟是有五、六斤重。
婆媳这些天到许家的瓜地边瞧了几次,籽瓜都被大片绿油油的瓜叶挡着,看不清楚,现在一个个籽瓜从瓜藤上摘了下来,想不到有这么大,几百个放在一堆,真是太震憾了。
赵德赤着脚从籽瓜地里跑出来,问道:“你们从观里来,没遇见观里的板车队?”
花氏心疼的叫道:“你踩着籽瓜藤了!”
邓红在一旁数着籽瓜的数量,忍不住抬头笑道:“嫂子,籽瓜已经摘下来了,藤就没用处了,踩着没有关系。”
赵德哈哈大笑几声,他老婆花氏就是这么可爱,也很会办事,刚从观里回来,就知道带着儿媳妇赶过来帮忙。
花氏卷起袖子,脱了鞋子,就下了瓜地,“我这不是急匆匆的回来摘籽瓜吗,没顾得上东张西望,在路上也没遇到板车队。”
柳二跟邓红笑了笑,同样卷袖子脱鞋下地,不过开口细细问赵德怎么摘籽瓜。
花氏下了地,听族人说王大宝一家包括高大姑都来了多时,去了另外一片瓜地摘籽瓜,暗幸自已带着柳二来了。
不一会儿,两名道姑领着十几个汉子推着十几辆独轮板车浩浩荡荡出现了。
他们是跟赵德一起重修三清殿的短工,就是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今日奉流云之令来取籽瓜。
两名道姑专门负责记帐,一来就指名道姓的要见许淼淼。
邓红急道:“妹带着奴仆去了不远处的瓜地。我这就把她找过来。”
年长的道姑忙道:“不用了。我们去找许香主就是。”
沙田瓜地的赵族人见道姑对许淼淼很尊敬,心里对许家又高看几分。
年青的道姑跟众短工道:“你们在此等候,我们去去就来。”
一柱香之后,两个道姑与许淼淼有说有笑的回来了。
“这些籽瓜是要送往各地给贵人品尝,每一个都非常精贵,摔破一个,就扣你们一个月的工钱。”
“你们若是运不了,现在就明言,别到时没力气了,手一抖,把一车的籽瓜给摔碎了。”
两个道姑收了笑容,肃容跟众位短工再三嘱咐之后,开始数籽瓜子数量,而后让他们搬上板车。
许淼淼跟邓红小声道:“我是想着分三天运至观里。观主怕夜长梦多,万一天下大雨把籽瓜淋坏了。”
邓红已经亢奋的有些找不到北了,激动无比的道:“我天天来瞧看瓜地,到今天丰收了,都没想到一亩能产这么多的籽瓜。”
许淼淼笑道:“我之前给你说过籽瓜的产量。你以后记得要信我。”
这一日,板车队在小梨村与梨花观之间来回走了十三趟,才把许家地里所有的籽瓜全部运完。
花氏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回到家里说话声仍是底气十足,“许家的籽瓜最少收了一万斤!”
赵德喝了两大碗甜丝丝凉凉的井水,激动的道:“我数了数,一板车大概装了二、三十个籽瓜,就按一百斤算,十三辆板车,一趟就是一千三百斤。”
花氏眼睛圆瞪,问道:“一斤一个铜板,一万多斤是多少银钱?”
“十几两银钱。”赵德把碗放下,摇头道:“一斤不可能只有一个铜板。你算得不对。”
“那一斤多少铜板?”
赵德缓缓道:“八个总有吧。”
“一个籽瓜八个铜钱!”花氏眼睛贼亮贼亮,“一亩地至少三百个籽瓜,那就是二两多银钱,比种麦子强十倍!”
“可不是吗。”赵德心情澎湃,“淼淼今个答应给我们这几家每家两个籽瓜,让我们把瓜子留着当种子明年种地里。”
许家的书房里面,许淼淼正在跟许清林说籽瓜的收益。
“观主给的价钱合我的心意,我除了留下三百个籽瓜咱们自家吃,其余的全部卖给梨花观。”
许清林缓缓道:“好。观主有手段也有眼光,梨花观欣欣向荣,名声隐要超过白云观。”
以前梨花观是以观里全是道姑及千亩梨林出名,经过上次告倒静王的儿子,整个大唐国都惊动了,如今都知道梨花观的道姑很厉害,非常不好惹。
前些天梨花观替赵兰做主伸张正义,又在县城里博得了好名声。
“观主今个派两个仙姑过来,只是付了定金,其余的银钱明个派人送过来。”许淼淼把一张银票放在许清林的面前。
许清林知道家里的地与官府借给奴仆种的地合起来十亩出头,就算这些地都是良田,合起来四十两银钱,一看银票竟是一百两数额,大的超出了想象,问道:“这只是定金?”
“对。”
“怎么算的?”
“籽瓜不按斤,按大小个算。大的二百个铜钱一个,小的一百五十个铜钱一个。”许淼淼双手比划着籽瓜的大小。
许清林今个去瓜地呆了一个时辰,许淼淼比划的大个籽瓜数量多,大概占了七成,极为激动惊喜,“这么多?”
许淼淼笑道:“爹,我早就打听了过了。这几年金城的寒瓜一个卖四、五百个铜钱。我的籽瓜卖给梨花观可是比寒瓜便宜。”
许南的声音从窗户外传出来,“姑,你别忘了寒瓜大,籽瓜小。”
许淼淼自信满满的道:“寒瓜许多城府都有,籽瓜唯独我有!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懂吗?真是跟着你爷爷读圣贤书了。”
许南的声音消失了。
许清林对于女儿时常打击大孙子不以为然,笑道:“你上次说籽瓜跟寒瓜不同,还有药效。”
“对。肠胃不好的人不能吃寒瓜,可是能吃籽瓜。常吃籽瓜,肠胃好。”许淼淼大眼睛闪烁智慧的光芒,轻声道:“梨花观观主就是冲着新奇、有药效,这才把咱们家的籽瓜给包了。”
许清林把银票放在女儿的手里,问道:“梨花观还差你多少银钱?”
“我抹去了零头,观里还欠咱们家六百五十六两银钱。”
许清林目瞪口呆,这才过了多久,女儿又赚了近八百两银钱。
在他的印象里,少年时家里的千亩良田,遇着丰收年,利润才几十两银钱,几座果园丰收合起来的收益也才百十两银钱。
靠着种田就能赚这么多银钱,比商铺、酒楼还赚的多,也只有他这位极为出色女儿了。
“好。淼淼,你真是太能干了。”
许淼淼低声道:“我原本是想把籽瓜里的籽都取出来炒瓜子再卖给梨花观,现在家里三百个籽瓜,出的瓜子量不大,此事明年再说。”
许清林缓缓道:“这么多银钱家里足够用了。你大哥肯定会来接咱们,到时你就不用这么辛苦。”
许淼淼私下里已经听许清林说了几回许焱要回来的话,到现在不见人,也不见一封信,甚至一个口信都没有,觉得这件事不太靠谱,不想直说打击许清林。
许清林见女儿低头不语,以为女儿相信了,笑道:“你刚出生时,你大哥特别疼爱你,每日都抱你好几回,后来南儿出生,你大哥每回一手抱着你,一手抱着南儿,嘴笑得都合不拢。”
许淼淼抬头菀尔,柔声道:“爹,我觉得这次籽瓜的动作有点大,打算以咱们家的名义捐五十两银钱给梨花观,再用八两银钱买一头牛送给赵族,牛就养在赵族,赵族的人爱怎么使用牛就怎么使用,咱们家出了这么份银钱,不操养牛的这个心了。”
许清林点点头道:“甚好。”
许淼淼扬了扬手中的银票,“二嫂天天去瓜田盯着,出了很大的力,我把这张银票给她与二哥,您看行吗?”
“不行。”许清林摇摇头,不容置疑的道:“红红是出了力,但是你给的银钱数目太多,以后再有类似的事,给的银钱数目要是低了,她心里会有落差,对你心生埋怨,好事变成坏事。我觉得至多三十两银钱。”
许淼淼想了想,点点头道:“爹说的是。那我就听您的,给二哥、二嫂三十两银钱。”
她的空间里面有银票、银锭,能够随时拿出百两银钱应急。
邓红这几天都非常累,当然今天最累,用过晚饭就早早洗漱上床歇息了。
许佳在瓜地里玩了一天,早就累得眼皮都抬不起来,吃晚饭时都快睡着了。
母女睡在一张床上,脑袋一沾着枕头就与周公打交道去了。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醒来时许磊都从梨花观回来还在家用过早饭了。
许磊穿着藏青色的半臂短衣黑色的长裤,坐在床边,侧脸十分英俊,温声道:“我在观里就听大宝侄子说咱们家的瓜田大丰收,摘了几千个籽瓜。我惦记着家里,都没顾得上去地里瞧看,就直接回来。你们睡得可香了,我就没叫醒你们。”
许佳从床里边爬出来,坐在许磊身旁,小手搂紧了他粗壮结实的手臂,“爹,地里没有籽瓜了,只剩下瓜叶瓜藤,有什么好看的啊。”
邓红笑道:“你爹以为我们还在瓜地里忙呢。”
以往这个时候,邓红早就在地里忙碌了,特别是籽瓜结瓜开始,这个心天天都揪着,直到籽瓜成熟一个个摘下来,被梨花观的板车队接走,心才放了下来,才有睡懒觉享受早饭打扮的心思。
邓红起来洗漱之后,先给独立洗漱完的许佳梳了个包子头,又给自己梳了个圆髻,髻上插了一支圆头雕刻梅花图案的银钗,特意戴上聘礼的一只黄金镯子,去吃早饭。
许淼淼同样刚洗漱完毕到饭厅,三人正好坐一起吃。许磊笑呵呵坐在旁边陪着。
许淼淼问道:“二哥这一路可曾遇着村里的人?”
许磊点点头,“遇着四人,个个都向我打听籽瓜卖了多少银钱。”
邓红面色微变,急忙问道:“你怎么回答的?”
许磊望着比往日漂亮可是嘴唇边粘着玉米粥汁有些可爱的老婆,憨声道:“你猜?”
邓红嗔怪道:“我怎么猜的出。”